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康復板塊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1、患者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錄入與查詢:錄入患者的個人基本信息、病歷資料、診斷結果等,方便康復團隊隨時查詢,全面了解患者情況。
信息更新與維護:隨著患者康復進程,及時更新其病情變化、治療進展等信息,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2、康復評估 評估項目選擇:提供多種標準化的康復評估量表和工具,如 Fugl - Meyer 評估量表(用于評估肢體運動功能)、Barthel 指數(用于評估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治療師可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評估項目。
評估結果記錄與分析:記錄每次評估的詳細數據和結果,系統自動進行分析,生成評估報告,直觀展示患者的功能水平、進步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3、康復治療計劃制定
個性化計劃制定:康復治療師依據患者的評估結果、病情特點及康復目標,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治療計劃,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明確治療方法、頻率、時長等細節。
計劃調整與優化:根據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實際進展,及時調整治療計劃,優化治療方案,以適應患者病情變化。
4、康復治療執行記錄
治療過程記錄:治療師在執行康復治療時,詳細記錄每次治療的具體內容、治療時間、患者反應等信息,確保治療過程可追溯。
治療進度跟蹤:系統實時跟蹤治療計劃的執行情況,提醒治療師按時完成各項治療任務,避免遺漏或延誤,同時方便管理人員了解整體治療進度。
5、康復訓練管理
訓練項目管理:建立康復訓練項目庫,包含各種類型的訓練項目,如肌力訓練、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每個項目均有詳細的操作說明和注意事項。
訓練計劃安排:根據患者的治療計劃,為其安排具體的康復訓練計劃,明確訓練時間、地點、指導人員等信息,并可通過系統向患者發送訓練提醒。
6、設備與資源管理
設備管理:對康復科室的設備進行管理,包括設備基本信息登記、設備維護與保養計劃制定、設備使用記錄等,確保設備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利用率。
資源分配:合理分配康復治療室、訓練場地等資源,根據治療計劃和患者需求,安排治療和訓練場地,避免資源沖突。
7、統計與報表
工作量統計:統計康復治療師的工作量,包括治療患者數量、治療次數、工作時長等,為績效考核提供數據支持。
康復效果統計:對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統計分析,如不同疾病類型的康復有效率、患者功能改善情況等,幫助醫院評估康復治療質量,總結經驗,改進治療方法。
8、醫患溝通與隨訪
溝通平臺:提供醫患溝通平臺,患者或家屬可通過系統向康復治療師咨詢問題、反饋康復過程中的情況,治療師及時回復,增強醫患互動。
隨訪管理:制定隨訪計劃,通過電話、短信、門診等方式對出院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情況,提供必要的康復指導和建議,同時記錄隨訪結果,為進一步的康復治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