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公衛體檢系統中設置異常數據提醒方式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1、確定提醒規則
基于指標范圍:依據醫學參考值范圍,為每個體檢指標設定正常區間。如成年人空腹血糖正常范圍是 3.9 - 6.1mmol/L,超出此范圍可視為異常,系統將觸發提醒。
依據邏輯關系:利用指標間的邏輯關系設置提醒規則。例如,舒張壓通常低于收縮壓,若出現舒張壓高于收縮壓的情況,系統應發出提醒。
參考歷史數據:將個體當前體檢數據與歷史體檢數據對比,若某項指標變化幅度超出正常波動范圍,如某人以往血壓穩定,此次突然大幅升高,系統可設置為觸發提醒。
2、選擇提醒方式
站內消息:在公衛體檢系統內部發送消息,當工作人員登錄系統時,能看到有新的異常數據提醒消息,點擊可查看具體異常信息。
短信通知:通過短信平臺向相關人員(如體檢醫生、公共衛生管理人員等)發送短信提醒,短信內容包含異常數據的基本信息,如體檢者姓名、異常指標名稱及數值等。
郵件提醒:向指定郵箱發送郵件提醒,郵件可詳細說明異常數據情況,還可附上體檢報告或相關數據圖表,方便接收者查看。
聲音或彈窗提醒:對于正在使用系統的工作人員,當有新的異常數據時,系統可發出聲音提示或彈出窗口提醒,引起工作人員的即時關注。
3、配置提醒參數
提醒時間:設定系統檢查異常數據的時間間隔,如每小時、每天或每周檢查一次。也可在數據錄入后立即進行檢查并觸發提醒,確保及時發現異常。
提醒人員:明確接收異常數據提醒的人員名單或角色,如指定的醫生、護士、公共衛生專員等。可根據不同的異常類型或體檢者群體,設置不同的接收人員。例如,針對傳染病相關的異常數據,提醒防疫部門的工作人員;針對慢性病相關的異常數據,提醒負責慢性病管理的醫生。
提醒頻率:對于持續異常的數據,確定提醒的頻率。如對于血壓持續偏高的體檢者,可設置每天提醒一次,或每周提醒若干次,避免過度提醒給工作人員帶來困擾。
4、測試與優化
進行測試:在正式使用設置好的提醒方式前,進行全面的測試。模擬各種異常數據情況,檢查提醒是否能準確、及時地發出,以及提醒內容是否完整、準確。
收集反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收集工作人員對提醒方式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在接收和處理提醒信息時遇到的問題,如提醒是否過于頻繁、提醒內容是否清晰易懂等。
優化調整:根據測試結果和反饋意見,對提醒方式進行優化和調整。如調整提醒時間、修改提醒內容的格式或措辭、增加或減少提醒人員等,以提高提醒的效果和實用性。
不同的公衛體檢系統在設置異常數據提醒方式上可能會有具體的差異,實際操作時需參考系統的相關文檔和功能說明進行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