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慢病隨訪系統的數據安全培訓工作時,需要注意以下法律問題:
1、數據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該法明確將醫療信息歸為敏感個人信息,要求采取去標識化等保護措施。培訓中要強調收集、使用患者個人信息時,需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獲得患者明確同意,且只能用于與慢病隨訪相關的醫療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規定數據處理者應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同時禁止未經授權的數據處理行為。要讓學員明白數據處理活動中的各項義務,如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應技術措施確保數據安全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明確網絡運營者需保障網絡免受干擾、破壞或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絡數據泄露、竊取、篡改。培訓需涉及網絡安全方面的要求,如系統訪問控制、數據傳輸加密等,確保慢病隨訪系統的網絡安全。
2、病歷及隨訪記錄管理規定
《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規范了病歷的書寫、保存、借閱、復印等行為。雖然慢病隨訪記錄不完全等同于病歷,但可參照相關要求,確保隨訪記錄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按規定保存一定期限,保障數據可追溯。
《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隨訪記錄作為病程記錄的延伸,需符合該規范要求。培訓中要強調記錄的規范性,包括書寫格式、內容要素、簽名要求等,以保證隨訪記錄能作為有效的醫療證據。
3、患者知情同意與權益保護
知情同意:對于研究型隨訪或涉及患者數據用于其他特定目的,需單獨簽署知情同意書。培訓要讓醫務人員明確在何種情況下需獲得患者同意,以及如何正確獲取同意,避免因知情同意缺失引發法律糾紛。
患者權益:患者對自己的數據享有知情權、選擇權、更正權和刪除權等。培訓需告知醫務人員要尊重患者這些權利,如患者要求更正錯誤數據或刪除個人信息時,應按規定流程及時處理。
此外,還需關注數據跨境傳輸、數據安全審計等方面的法律要求,確保培訓內容全面覆蓋慢病隨訪系統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要點,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和合規操作能力,降低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