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患者基本信息查詢功能的權限設置是通過多方面因素來實現的,旨在確保患者信息安全和隱私的同時,滿足不同醫院工作人員的業務需求。以下是通常的設置方式:
1、基于角色的權限分配
醫生:通常被賦予較高權限,能查詢本科室患者的詳細基本信息,包括癥狀、病史、過敏史等,以便進行準確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如內科醫生可查詢所有在本科室就診患者的全面信息,但對其他科室患者信息的查詢權限則可能受限。
護士:可查詢所負責病房或護理單元患者的基本信息,側重于與護理工作相關的內容,如患者的生命體征、護理級別等,以保障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責任護士能查看自己負責床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護理記錄。
掛號收費人員:主要權限是查詢與掛號、收費業務相關的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聯系方式、醫保信息等,用于辦理掛號、繳費等手續,確保收費準確和信息登記完整。
藥劑師:一般可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與用藥相關的信息,如醫囑用藥記錄、過敏史等,以準確調配藥品并進行用藥指導,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醫院管理人員:擁有更廣泛的查詢權限,能查看全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綜合統計數據,用于醫院管理、運營分析和決策制定等工作,但對單個患者的詳細臨床信息查詢可能需經過特殊授權流程。
2、權限分級管理
一級權限:基礎查詢權限,允許工作人員查詢患者的基本身份信息和常規就診信息,如掛號收費人員所擁有的權限,主要用于滿足日常業務操作的基本信息需求。
二級權限:中級查詢權限,像醫生和護士具備的權限,可查詢患者更詳細的醫療信息,包括病情記錄、檢查檢驗結果等,以支持臨床診療和護理工作。
三級權限:高級查詢權限,通常授予醫院管理人員和特定的信息管理部門人員,能查詢全院患者的匯總信息和特定患者的深度詳細信息,用于醫院整體管理和決策支持,但使用時受到嚴格的審計和監管。
3、數據訪問控制
限制訪問字段:根據不同角色,設置對患者基本信息中不同字段的訪問權限。例如,掛號收費人員可能只能看到患者的姓名、年齡、聯系方式等基本字段,而醫生則可以訪問患者完整的病史、檢查檢驗報告等詳細字段。
訪問范圍限制:對不同角色所能查詢的患者范圍進行限制。如醫生只能查詢本科室患者信息,護士只能查詢其所負責區域患者信息,防止越界訪問其他無關患者的信息。
4、授權與審批流程
初始授權:新員工入職時,根據其崗位角色和職責,由醫院的信息管理部門或相關授權機構進行初始權限設置和授權,確保員工在入職后能立即獲得開展工作所需的患者信息查詢權限。
權限變更申請:當員工崗位變動或工作內容發生變化,需要調整患者信息查詢權限時,需提交權限變更申請,說明變更原因和具體權限需求,經所在部門領導審批后,由信息管理部門進行權限調整。
特殊情況授權: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如跨科室會診、緊急醫療救援等,需要臨時獲取其他患者信息時,需經過特定的審批流程,由相關負責人批準后,給予臨時查詢權限,使用完畢后及時收回。
5、定期審核與監控
權限審核:醫院定期對各崗位人員的患者信息查詢權限進行審核,確保權限設置與員工的崗位職責和實際工作需求相符,及時發現并糾正任何不合理的權限配置。
操作監控:通過系統日志等方式對員工查詢患者信息的操作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包括查詢時間、查詢對象、查詢內容等,以便在發生信息安全問題時能夠追溯和審計,同時也對違規操作起到威懾作用。
通過以上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權限設置體系,醫院 HIS 系統能夠在保障患者信息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合理地為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患者基本信息查詢權限,支持醫院各項業務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