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體檢系統的數據一致性評估標準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義:
1、數據準確性
指標定義:指錄入公衛體檢系統的數據與實際體檢結果的相符程度。
評估方法:通過將系統中的數據與原始體檢報告、檢查儀器記錄等進行比對,檢查數據是否存在錄入錯誤、遺漏或誤判等情況。例如,體檢報告中記錄的血壓值為 120/80mmHg,系統中錄入的也是該數值,則數據準確;若錄入為 130/90mmHg,則存在數據準確性問題。
2、數據完整性
指標定義:要求公衛體檢系統中包含的體檢信息完整無缺,涵蓋體檢項目的各個方面,如基本信息、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等。
評估方法:制定數據完整性清單,檢查系統中每個體檢對象的信息是否都按照清單要求填寫完整。比如,一份完整的體檢記錄應包含姓名、年齡、性別、體檢日期、各項體檢項目結果等,若缺少其中某一項,如未記錄體檢日期,則數據完整性不足。
3、數據一致性
指標定義:一方面是指同一體檢對象在不同時間點的體檢數據應具有連貫性和邏輯性,另一方面是指不同體檢項目之間的數據應相互關聯、符合醫學常理。
評估方法:對于同一對象的不同時間點數據,對比相鄰兩次體檢的結果,查看數據變化是否在合理范圍內。例如,一個人的體重在短時間內不應出現大幅波動,若上次體檢體重為 70kg,本次突然變為 90kg,且無合理原因說明,就可能存在數據一致性問題。對于不同項目之間的數據,檢查如血壓與心率、血脂與血糖等指標之間是否存在合理的關聯,若出現異常關聯,如低血壓同時伴有高心率,且無其他病理因素解釋,也屬于數據一致性問題。
4、數據規范性
指標定義:要求公衛體檢系統中的數據錄入格式、編碼規則、術語使用等遵循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評估方法:依據相關的衛生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檢查系統中的數據是否符合規定的格式和編碼要求。例如,體檢項目名稱應使用標準的醫學術語,不能隨意簡寫或自創;日期格式應統一為 YYYY-MM -DD 等。若出現 “血壓” 寫成 “血圧”,或日期格式為 “DD/MM/YYYY”,則不符合數據規范性要求。
5、數據時效性
指標定義:公衛體檢系統中的數據應及時更新,確保反映體檢對象當前的健康狀況。
評估方法:設定合理的更新周期,檢查數據的更新時間是否在規定周期內。例如,規定常規體檢數據應每年更新一次,若超過一年未對某體檢對象的數據進行更新,且該對象有新的體檢記錄未錄入系統,則數據時效性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