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公衛健康一體機數據在技術層面的安全,需要從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使用以及設備管理等多個環節采取相應措施,具體如下:
1、數據采集環節
加密采集數據:在公衛健康一體機中采用加密技術,如對稱加密算法,對采集到的每一項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這樣即使數據在采集過程中被截獲,攻擊者也難以獲取真實信息。
校驗數據準確性:運用數據校驗技術,如循環冗余校驗(CRC)等,在數據采集時對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進行實時校驗,確保采集到的數據沒有錯誤或被篡改。
2、數據傳輸環節
使用加密協議:采用安全的傳輸協議,如 SSL/TLS 協議,對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進行加密,防止數據被監聽或竊取。同時,要定期更新和維護加密協議,以應對不斷出現的安全威脅。
認證傳輸雙方身份:通過數字證書等技術對數據發送方和接收方進行身份認證,確保數據在合法的設備和系統之間傳輸,防止中間人攻擊。
3、數據存儲環節
加密存儲數據:對存儲在公衛健康一體機本地存儲設備或云端服務器的數據,使用高級加密標準(AES)等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存儲。同時,要妥善保管加密密鑰,采用多重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措施限制對密鑰的訪問。
備份數據:建立定期的數據備份機制,將數據備份到其他存儲設備或云端。備份可以是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在數據丟失或損壞時能夠快速恢復。
4、數據使用環節
訪問控制:通過角色 - based 訪問控制(RBAC)等技術,根據用戶的角色和職責為其分配不同的數據訪問權限。只有經過授權的用戶才能在其權限范圍內訪問和使用數據,防止數據被濫用或泄露。
數據匿名化處理:在數據用于研究或其他非直接醫療服務目的時,對數據進行匿名化處理,去除可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碼等,降低數據泄露帶來的風險。
5、設備與系統維護環節
定期更新系統和軟件:及時更新公衛健康一體機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以及相關驅動程序,以修復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安裝安全防護軟件:在公衛健康一體機上安裝防病毒、防惡意軟件等安全防護軟件,并定期進行病毒查殺和惡意軟件掃描,防止設備受到病毒、木馬等惡意程序的攻擊。
監控設備運行狀態:通過設備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公衛健康一體機的運行狀態,包括設備的性能指標、網絡連接情況、數據傳輸流量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預警和處理。